关于乐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信息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4-01-30 浏览量统计: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 分享到 :

关于乐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6224日在乐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上

 

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罗新礼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乐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紧扣“转型升级年”工作主题,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1.2亿元,同比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5亿元,增长8.6%。

(一)投资消费稳步增长,内需支撑不断加强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804个,实施省、市重大项目203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7.8亿元,增长14.3%。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全市32个项目争取到37.2亿元基金支持。新万兴首批飞机专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嘉洋科技GPP芯片一期、市公交客运总站等项目竣工,万达广场、中信国安峨眉山城、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成峨段扩能工程、联网畅通工程、国省干线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岷江航电犍为枢纽、连乐铁路、峨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乐山机场近期有望获得立项批复。

城乡消费稳步增长。全市净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28户、总数达601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亿元,增长13.3%。其中,乡村市场零售额147.2亿元、增长13.4%,城镇市场零售额404.8亿元、增长13.2%。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建设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4G网络覆盖、高清电视普及等工程加快实施,建成全省首批“全光网城市”。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4.5%和45.4%,夹江、五通桥分别创建为全国和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积极落实楼市新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8%。

(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工业转型稳步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67.1亿元、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积极打造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总数达70家。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8%,轻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9.6%。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13户、关闭小煤矿7家,其亚电解铝生产线全部关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2%。组建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君和环保、宁格朗电气成功登陆“新三板”。设立乐山·夹江飞地产业园区,沙湾不锈钢园区列入全省“园保贷”试点,全市园区新增开发面积3.4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提高1个百分点、达73%。

服务业发展质量提高。服务业投资增长20.2%,比全社会投资增速快5.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91.7亿元、增长9.4%,占GDP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达30.1%。成功举办第二届旅博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多项重大活动和赛事。PATA—乐山山地旅游示范基地落户,沐川桃源山居创建为4A级景区。我市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省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92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9.2亿元,分别增长16.9%和29.4%。金融次中心加快建设,重庆银行入驻乐山,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工作进展顺利。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27.6亿元,贷款余额1238.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3亿元和149.7亿元。商贸物流稳步发展,王府井百货建成开业,西部不锈钢金属综合交易市场建成运营。

农业发展成效明显。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2.5亿元、增长3.9%。新建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2个、高标准农田14万亩。新增有效灌面3.4万亩、节水灌面4.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46.8%。全年粮食总产量109.2万吨。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0个、家庭农场417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提高到69%。我市获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补贴试点。新创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1个、省级有机产品示范县1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706个。

(三)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新型城镇加快建设。中心城区21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加快编制,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统筹推进。青江新区、岷江东岸、临港新城、苏稽片区四大城市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老霄顶公园综合整治一期、海棠广场景观改造、乐山老年大学等项目竣工,嘉州长卷基本建成。积极探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我市成功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市、区)新区建设同步推进。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7.3%。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乐山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52020)》制定实施,着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新建彝家新寨33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00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新(改)建县乡公路180公里、通村公路608公里,乡镇、行政村客运通达率分别达99.1%、79.0%。“宽带乡村”试点工程新覆盖行政村945个。改造升级农村电网900公里,新建沼气池1948口,解决了30.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24个基础金融服务空白村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市新增森林面积14.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47%。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4.2平方公里。峨眉长滩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市内主要河流水质保持达标。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基本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新创建省级生态县(区)3个、生态乡镇6个,沐川国家森林公园通过评审验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完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初步核算,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值比基准年(2013年)下降20.8%,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5.1%。

(四)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出台37个专项改革方案,重点改革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9万亩、达53万亩,夹江县获批省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县。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发放居住证6.3万本。公布市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万个,增长14.5%,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中心。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改革全面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利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平台,积极组织精准招商,率先在全省举办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会,全年签约正式合同项目79个,到位市外内资56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多层次推进开放合作,新签各类战略合作协议18个。与“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建立经贸往来,全市新增境外投资项目5个,对外投资总额3.9亿美元。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6.9亿美元。

创新创业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50%。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平台、峨眉山创客梦工厂创新创业孵化器列入省重点科技平台建设计划,竹类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实验室成为我市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市新增专利授权88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4件,同比分别增长27%、56.2%。专利成果新实施项目392项、新增产值93.8亿元。积极实施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吸纳就业奖励等措施,畅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绿色通道”,促成1505名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完成8520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

(五)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取得实效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小凉山—乌蒙山乐山片区和市列重点区域脱贫攻坚,259个省定贫困村和后进村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7亿元,精准减贫4.5万人。完成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创新实施彝区“七个一”工程,新建幼儿园88所、村卫生室110个。向“三县一区”选派支教教师160人,向彝区定向培养中专医学生200人。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彝绣等特色产业带动彝区妇女就业4.6万人。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9887套,竣工8856套,农村住房新(改)建1.18万户。圆满完成芦山地震灾后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1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9元、增长9.9%。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主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天然气实行阶梯价格制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8%。

对口援建和防震减灾工作取得实效。第三批对口支援理塘工作扎实推进,理塘县城区自来水工程试水成功,县第二幼儿园、群众应急避难场所、信访接待康定站等重点项目竣工投用,累计到位援建资金1.42亿元。有力有序应对1.14”金口河地震。沐川幸福强震台恢复重建完成,犍为、峨边2个地震遥测台基本完成,EQIM地震信息自动发布系统建成投用。省级防震救灾综合演练取得成功,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试点。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沙湾、峨眉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验收,教育助学工程惠及40.2万人次。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改)建校舍19万平方米,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乐师附小新改建等项目有序推进。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一期、市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工程竣工,市儿童专科医院加快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个、国家卫生乡镇2个、新增民营医疗机构29家。计划生育政策平稳过渡,人口自然增长率2.31‰。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全面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失业保险金待遇、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开通运行“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8.5万人次提供居家养老支持服务。探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和儿童福利督导制度。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直播卫星户户通和应急广播工程启用,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模式全面推广。首届老年人运动会顺利举办。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妇儿、拥军、对台、外侨、保密、人防、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三条路线”科学规划,精心绘就发展蓝图

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干部路线、专家路线、群众路线相结合,将中央、省委要求与乐山实际充分对接、有机融合,做到远近结合、上下结合、虚实结合,广泛凝聚智慧和共识,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一批重点专项规划。确定了“转型升级、美丽发展”的总体方向,确立了国际旅游目的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四川综合交通次枢纽、大小凉山脱贫攻坚示范区“四个发展定位”,形成了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

对照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通过的2015年计划,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三大类23项指标中,21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于计划1.34.34.12.7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项指标比年度计划低0.30.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导致工资性收入下降,加之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影响了城乡居民增收。但同时,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年均增长12.1%和13.7%,分别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0.11.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2015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齐抓落实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产业转型发展还需艰苦努力,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任务繁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全力以赴,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四个发展定位”,围绕“创新投资年”工作主题,全面创新改革,稳定发展增势、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动能、提高发展质量、突出发展惠民,努力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建议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左右;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节能减排等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8%的预期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适应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正面临传统优势加速弱化、结构调整阵痛突出、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等结构性和周期性困难,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我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增速目标定为8%,有利于统筹好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第二,充分对接“十三五”规划。经过前期研究论证,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潜在增长率8.2%左右。年均8%左右的增速基本处于潜在增长区间,并高于全省7%的增速目标,体现了加快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良好基础的需要。第三,考虑了经济增长的现实条件。当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等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长8%的预期目标,是综合了我市企业生产、项目储备、要素保障等各方面支撑性条件而设定的目标,是有条件实现的目标,也是必须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托乐山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五通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平台建设,加快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优势资源创新开发。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乐山国检中心建设,组建北大乐山科技园。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深化与军工企业合作,力争碳纤维、稀土、民用核技术等领域合作取得突破。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办好“双创”活动周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力争建成各类创客空间、孵化载体30个。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对接国、省部署,推动已出台改革方案举措落地。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试点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进市属国企“四个一批”分类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和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稳妥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

全面深化开放合作。完善市区一体的招商引资机制,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实效,力争全年引进到位市外内资500亿元。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多渠道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充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成都、成渝经济区及周边市州合作发展,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积极申报设立乐山综合保税区。加强重点出口基地建设,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力争实现境外投资项目5个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9.3亿美元。

(二)稳步扩大有效需求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推动一批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突出抓好182个省市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和要素协调保障,确保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加强产业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项目审批便利化、透明化,推广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推动PPP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继续用好西博会、旅博会等招商平台,引进实施一批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项目。

稳步扩大市场消费。进一步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和新型消费模式,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文旅消费、健康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建设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抓好“三网融合”推广,引导广电、电信业务双向有序进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稳步提升住房消费水平。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社区服务网络,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积极推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力争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18%。积极筹办好第三届旅博会、峨眉高峰论坛等重大会展活动。支持峨眉山、乐山大佛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黑竹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创国家A级景区3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加快设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完善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加快黄湾武术文化小镇、智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进度,加强旅游通道、星级饭店、景区配套等设施建设。着力拓展入境游市场,积极争取落地签、过境免签等政策,力争入境游人次增长15%。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和市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旅游国际化、标准化发展。

稳步推进工业转型。围绕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不断壮大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确保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9%。加快嘉洋科技GPP芯片二期、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扩能、和邦高性能碳纤维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引导冶金建材、盐磷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争完成技改投资250亿元以上。加快华构住工新型建材、国家建筑陶瓷产品质检中心(四川)等项目建设,力争硅产品质检中心通过国家验收。推动园区特色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工业集中度提高到74%。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水平。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万亩示范区、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4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7万吨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提高1个百分点。加快农业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步伐,力争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增加30%。办好首届茶博会,争创全国峨眉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安全追溯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加快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发展,确保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31%。加快“全企入网”步伐,推进与携程、猪八戒、甲骨文等电商网络公司的合作,确保电商交易额增长40%。推动西南不锈钢第三方物流、市粮食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构建跨区域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四川金融次中心建设,支持市商业银行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稳步推进乐山农商行组建和县级农商行改制等工作。积极促进医疗康养、休闲健身、养老地产等业态融合发展,满足多层次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编制完善城镇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加快青江新区、临港新城、苏稽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岷江东岸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推进县(市、区)城市新区。加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城市道桥、市政管网、排涝防洪、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十大工程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建好特色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力争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加快建设交通次枢纽。全力推进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加快犍为枢纽、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成峨段扩能工程、连乐铁路、绕城高速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乐山机场、峨汉高速、仁沐新高速井沐马段、成昆铁路峨米段。力争开工老木孔枢纽、龙溪口枢纽、成乐高速扩容工程,加快东风岩枢纽和乐山港前期工作。加快联网畅通工程、国道213线犍为城区过境段等项目建设。确保市公交客运总站、长途客运总站等项目建成投用。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抓好住房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新建彝家新寨28个、幸福美丽新村200个、新改建新村聚居点100个。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整治、新型村庄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推进青衣江流域乐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780公里、改造升级农村电网780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一步巩固提升。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和旅游富民工程,力争新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特色乡镇2个、精品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30个。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深入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等工程,突出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流域及其支流水环境防控,加大茫溪河等小流域污染治理,依法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全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深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基本农田、城市绿心等保护管理。深化生态县(市、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乡镇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大气、土壤、辐射环境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做好灰霾等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

加强节能减排。加强重点行业整治,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全面治理燃煤小锅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综合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减排降碳监察,严格新上项目的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完善节能减排降碳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

(六)精准发力推进脱贫攻坚

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确保41个贫困村“摘帽”,3.5万人脱贫。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加强以交通、水利、电力、饮水、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继续实施“百企帮百村”、彝区“七个一”工程,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创新脱贫攻坚机制。编制“十三五”扶贫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脱贫攻坚责任制,确保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 “四到县”。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动态管理贫困人口信息,确保脱贫举措精准到位。构建扶贫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强化县级政府统筹整合扶贫资金资源力度,保障扶贫重点项目实施。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善医疗保险政策,落实好城乡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孤儿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全力推进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深化“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力争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5919套、竣工7693套。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彝家新寨建设等,推进农村住房新(改)建。做好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试点,推进一县一台站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对口支援理塘县工作。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教育方面:大力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城乡扩容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乐山一中、市实验中学、乐师附小等改扩建项目。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推进城镇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卫生方面: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科学配置医疗资源,鼓励发展社会办医。抓好市儿童专科医院等项目建设。完善计生服务管理,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文体方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继续加强“三馆一站”建设管理和免费开放工作,启动市图书馆改扩建。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新建市级以上全民健身工程200个。其他方面:继续推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启动实施“十三五”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规划,深化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开工建设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妥善做好岷江航电犍为枢纽等移民安置工作。加快推进数字档案管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大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力度。继续做好对台、外侨、保密、人防、地方志等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16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紧紧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圆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开创乐山转型升级、美丽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乐山市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草案)

 

 

 

单位

2015年完成

2016年目标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301.2

9.1

8.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85.5

8.6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987.8

14.3

1093

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1

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52

13.3

612.7

11

城镇化率

%

47.3

48.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8.4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

9.2

化学需氧量削减

1327

二氧化硫削减

3711

氨氮排放量削减

530

氮氧化物削减

4299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1

4.4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4.9

3.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361

8.7

28470

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649

9.9

12697

9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年=100

%

101.8

103

农村人口脱贫人数

万人

4.5

3.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18

完成省上下达目标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326

备注: 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和农户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98号   电话:(0833)2131641

网站标识码:5111000034   蜀ICP备11014142号-5   备案图标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199号

网站地图